作为洛阳市“三个一批”重大项目,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,一期投资50亿元,涉及新能源发动机、光电显示材料、智能高端装备等行业的研发制造。“项目全面建成后,预计实现年产值150亿元,为洛阳建强副中心、形成增长极增添新动力。”项目负责人、东旭集团董事长李兆廷介绍。
在前不久发布的国务院督查激励名单中,洛阳获评2020年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,这也是该市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。
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,也是老工业基地洛阳的“当家产业”。近年来,洛阳市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部署要求,坚持项目为王,着力稳企业、抓项目、促转型,致力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,加快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。
“实施‘三大改造’,着力优化结构、促进转型升级,加快制造业动能转换,让‘洛阳智造’动力十足。”洛阳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,洛阳把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,加快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。
该市2017年启动新一轮智能化改造、绿色化改造和企业技术改造“三大改造”以来,累计改造企业1863家,推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“三大改造”全覆盖;累计建成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40个、省级智能车间(工厂)56家、省级以上绿色工厂33家,成功创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。
同时,洛阳市实施创新发展攻坚行动,着力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。目前全市创新平台达到1989个、较“十二五”末翻两番,现有两院院士5名,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6名,培育中原学者13名、“中原英才计划”人才18名,引进“河洛英才计划”人才(团队)24个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3.3%。LYC高铁轴承、中航光电高速连接器等9个项目入选国家工业强基示范项目,河柴重工柴油机等115个项目入选国家、省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项目,8英寸单晶硅片、工业CT、分子筛等产品打破国外垄断,平视显示器、轴承、钛合金球壳等“洛阳制造”被应用于大飞机、蛟龙、天宫等大国重器。
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离不开高质量项目支撑。洛阳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,高位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实施,完善产业链“链长制”等政策体系,着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,加快实现制造业规模超万亿元。2018年以来,全市累计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1193个、完成投资1552.6亿元。航空航天智创产业园、格力冰洗、凯盛“新洛玻”等518个项目开工建设,中石化洛阳分公司炼油结构调整、中钢耐火新型材料产业园等510个项目建成投产,忠旺铝精深加工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。
“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,瞄准引领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方向,不断提升洛阳在先进制造业体系中的分工水平。”洛阳市委领导表示,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洛阳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,认真落实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暨“三个一批”推进会精神和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洛阳调研要求,抢抓战略机遇,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坚持创新产业双驱动,扎实开展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,努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,着力建强副中心、加快形成增长极,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。